2025年夏窗的利物浦转会市场动作频频——维尔茨、弗林蓬、凯尔凯兹、埃基蒂克等强援相继加盟,如今又传出对伊萨克的追求。在英超财政公平法案(PSR)与欧足联俱乐部财务可持续规则(SCR)的双重约束下,这支近年来以"抠门"著称的豪门,如何在保持竞技竞争力的同时维持财务健康?The Athletic最新分析揭开了红军队财务操作的深层逻辑。

PSR视角下的"时间魔法":过去盈利为今夏支出铺路
要理解利物浦的引援底气,首先需读懂英超PSR的"滚动三年周期"规则。与单纯考核单赛季盈亏不同,PSR以连续三个赛季的财务状况综合评估,这意味着前序赛季的盈利可为后续引援提供"财务缓冲"。
2023-24赛季,利物浦曾因特殊因素(如球场升级、青训投入激增)出现5700万英镑税前亏损,但这一数字在PSR计算中被大幅稀释——俱乐部可扣除青训、女足等"允许成本"(年超4000万英镑),实际计入PSR的亏损已微乎其微。更关键的是,过去两个赛季利物浦的PSR表现堪称亮眼:凭借2021-22、2022-23赛季的稳定盈利,俱乐部在2025-26赛季拥有充足的"支出配额",完全有能力承担较大规模的引援投入,同时规避PSR超标风险。
现金储备:芬威的"可持续管理"结出硕果
如果说PSR规则提供了制度空间,那么利物浦的现金储备则是支撑引援的"硬实力"。芬威体育集团一贯强调"量入为出"的财务政策,而这一理念在本赛季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流优势。
截至2023-24赛季末,利物浦的转会净负债仅为6990万英镑,这一数字在英超BIG6中最低(对比曼联同期超2.7亿英镑)。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安菲尔德路看台改造工程完工,俱乐部大额基建支出告一段落;2024年9月循环信贷额度从2亿英镑扩至3.5亿英镑(截至5月仅提取1.16亿),更为短期资金周转上了"双保险"。
收入端的爆发则彻底解除了现金焦虑:2024-25赛季利物浦营收预计突破7亿英镑,新赛季更有望进一步增长。当其他豪门因薪资结构僵化、转会债务高企陷入"越卖越穷"的恶性循环时,利物浦却凭借健康的现金流成为转会市场的"主动方"。
转会"利润玄学":卖球员=赚现金+降成本
今夏利物浦的引援之所以引发"是否超支"的争议,关键在于外界忽视了转会市场的"会计魔法"——球员出售不仅能带来即时现金,更能通过"账面价值摊销"规则直接提升当赛季利润。
以最典型的路易斯·迪亚斯为例:2019年夏窗,利物浦以4300万英镑从波尔图签入这位哥伦比亚边锋,合同为期5年半。按照会计准则,转会费需在合同期内平均摊销,因此截至2024年夏窗出售时,迪亚斯的账面价值仅为原价的36%(约1750万英镑)。而拜仁为其开出的7500万欧元(约6560万英镑)转会费,扣除税费与经纪人佣金后,直接为利物浦带来了4810万英镑的账面利润。这笔利润将全额计入2025-26赛季的财务报表,大幅冲抵新援的引援成本。
类似的"利润制造机"今夏不止一例:夸安萨3000万英镑转会勒沃库森、阿诺德840万英镑加盟皇马、纳特·菲利普斯300万英镑转投西布朗、凯莱赫1000万英镑加盟布伦特福德……粗略统计,利物浦今夏通过球员出售已锁定近1亿英镑的账面利润。
伊萨克的"成本增量":800万镑背后的长期账
即便如此,若以1.5亿英镑转会费+30万英镑周薪的代价签下伊萨克,是否会导致财务失衡?答案或许超出外界预期。
从短期成本看,伊萨克的加盟将使利物浦今夏总引援成本增加约4340万英镑(转会费摊销+赛季工资)。但需要注意的是,转会费的摊销并非一次性计入,而是按合同年限分摊——若伊萨克签约5年,其2025-26赛季的摊销成本仅为2860万英镑(1.5亿/5),工资成本则为1480万英镑(30万镑×52周×1/12)。两项合计约4340万英镑,仅占今夏总引援成本(含薪资)的极小比例。
更关键的是,利物浦今夏的球员出售利润(近1亿英镑)已完全覆盖了新援的摊销成本,甚至产生4000万英镑盈余。即便加入伊萨克的4340万英镑增量,今夏总成本增幅仍控制在800万英镑以内。而从长期看,伊萨克的合同将持续5年,其成本将分摊至2025-26至2029-30赛季,每年的平均成本约为3280万英镑(1.5亿/5+1480万)。这一数字与萨拉赫、范戴克等核心球员的年均成本基本持平,不会对俱乐部未来的财务弹性造成显著压力。
平衡的艺术:短期竞争力与长期可持续性
从表面看,利物浦今夏的引援是"烧钱"行为,实则是一场精密的财务平衡术:通过出售非核心球员快速回笼现金、提升当赛季利润,同时利用PSR规则的时间差完成核心阵容升级。这种策略既保证了新赛季的竞技竞争力(维尔茨、伊萨克等即战力可填补阵容短板),又避免了因过度支出导致的未来财务风险。
正如The Athletic分析所言:"利物浦的引援不是'不计成本的豪赌',而是基于财务规则的精准操作。"在芬威的领导下,红军队已学会将"可持续性"融入每一次转会决策——当其他豪门还在为PSR超标焦头烂额时,利物浦早已用"卖旧换新+成本分摊"的模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财务健康之路。
或许正如球迷调侃的那般:"克洛普的战术板下,藏着一张芬威绘制的财务蓝图。"而这,或许才是利物浦能在转会市场持续发力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