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内娱市场,综艺节目宛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2025 年,一档名为《进厂吧!兄弟》的创业成长型综艺还未开播,便凭借其独特概念在热搜榜上占据一席之地,背后资本的推动力量可见一斑。

这档节目与近两年爆火的《种地吧!少年》风格极为相似,仿佛是有意要与前者一较高下。从《种地吧!少年》的大获成功,到如今《进厂吧!兄弟》的跟风而来,内娱似乎陷入了一种固定的综艺模式怪圈,一旦某档综艺崭露头角,便会有一大堆相似模式的节目跟风而至。就像之前的《岛屿少年》,如今又来了《进厂吧!兄弟》,仿佛内娱要将这些模式的每一滴价值都榨干。
回顾《岛屿少年》,宣传时描绘得十分美好,声称 13 位少年会通过 120 天的劳动,在岛上建设家园,获得内心平静,找回初心。然而,节目播出后却让人大失所望。一上岛,他们就花掉了近 3000 元餐费,而节目总资金不过 12871 元,如此开头,实在难以让人相信后续会过上清贫踏实的劳动生活。节目中更是充满了戏剧化冲突,“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厨师”这样的抓马场景屡见不鲜,队长耍官威、某些成员见风使舵的情节层出不穷。原本宣传的踏实劳动、建设岛屿的主题被抛诸脑后,观众看到的满是争吵与不和,这样的节目又怎能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呢?
尽管《岛屿少年》也有部分踏实干活的成员,但他们却没多少镜头,节目话题全被几个“问题成员”抢走。这也反映出内娱综艺的一个痛点,观众渴望看到没有剧本、充满真实情感、脚踏实地做事的节目,而不是被资本过度包装、充满戏剧冲突的虚假表演。观众有自己的判断力,不需要被牵着鼻子走。
再把目光聚焦到《进厂吧!兄弟》,节目官方宣布了 9 位男艺人参与,阵容涵盖多个行业,有短视频平台网红、哇唧唧哇艺人任胤蓬,曾在《声生不息》第一季亮相的歌手奇煜,参加过《最强大脑》和《十天之后回到现实》等节目且身为老板的石明鑫等。这样一个看似多元的阵容,不禁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能踏实进厂做工。
节目选择海宁皮革城作为拍摄地,导演武克斐表示看中了这里的时尚创业题材以及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和庞大规模,符合节目要展现的精神。节目也延续了“表态度、上价值”的作风,宣称明星们将体验基层劳动,参与从缝纫机操作、面料挑选到货物搬运、质检等各个环节,以此展现团队协作和个人能力。
然而,从近日放出的路透来看,成员们规规矩矩地坐在缝纫机前做事,看似井然有序,但这反而引发了大家的怀疑:这究竟是在认真工作,还是在摆拍作秀呢?
对于这档节目,网友们的态度并不乐观,甚至有直言不讳者表示:“内娱别再搞了,真的没时间陪你们闹了。”他们认为这些明星并非真心想体验工人的辛苦,而是带着功利心,试图通过这类节目赚取红利,最终可能会落得“自取灭亡”的下场。还有网友预言节目后期肯定会开始圈钱。
与此同时,网友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创意,不如做一档“受罚吧奸商”“翻车吧黄牛”的节目,或者拍摄一些聚焦民生百态的纪录片,他们认为这样的节目肯定更有看点,收视率也会更高。
其实,《进厂吧!兄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就像《种地吧!少年》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十个勤天”成员们的努力付出,更因为种地本身充满了不可预料的突发状况,综艺效果自然拉满。如果《进厂吧!兄弟》的明星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投入劳动,用心体验工人的生活,说不定也能获得成功,成为另一个“种地吧”。
但如果他们只是走个过场,没有投入真心,那这档节目很可能就会像《岛屿少年》一样,在观众的失望声中无声无息地扑街。
目前,《进厂吧!兄弟》还未播出,话题度已经引爆,收视率似乎也不愁了。但究竟“13 位岛民”和“9 位厂兄”能否挑战“10 位农民”留下的辉煌,能否避免像《岛屿少年》那样的失败,一切都得看开播后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档节目能否在内娱综艺的浪潮中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