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王玉雯:在雪地中寻找生命的温度

当王玉雯躺在零下十几度的东北雪地上,为《胆小鬼》中黄姝的最后一场戏做准备时,她的身体因寒冷而颤抖,但内心却异常平静。这个场景后来成为整部剧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之一——一个年轻女孩在冰天雪地中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而对王玉雯来说,这场戏不仅是一次表演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东北的冬天太冷了,拍摄地前两天刚下过大雪。"王玉雯回忆道,"自己躺在雪地里时需要一动不动,但生理反应无法控制,总会克制不住地发抖。"为了达到导演要求的真实效果,工作人员不得不持续往她身上撒雪,融化的雪水浸透了戏服。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王玉雯学会了用"再坚持10秒"的方法分散注意力,最终完美呈现了角色生命的最后瞬间。

Featured Image

《胆小鬼》改编自郑执的小说《生吞》,讲述了四个年轻人交织的青春与命运。王玉雯饰演的黄姝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一个外表柔弱却内心坚韧的女孩,在生活的磨难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的向往。有趣的是,王玉雯在接演前就是原著小说的读者。"黄姝是一个内在外在同样美好的女孩,生活带给她很多磨难,但她一直想方设法努力生活,努力靠自己摆脱困苦。"王玉雯这样理解角色。

拍摄过程中,王玉雯与导演和编剧密切沟通,不断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晓波导演是一位非常细腻的导演,会细致耐心地指导我们每个人的表演,每一个动作、眼神、小表情可能都暗含角色的特质。"在导演的帮助下,王玉雯逐渐与黄姝融为一体,甚至拍完后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角色的世界。"黄姝的善良美好、对世界的赤诚,深深地影响着我。"她坦言,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黄姝给予她的勇气。

对于悬疑剧这一相对陌生的领域,王玉雯表现出了演员特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之前很少拍摄悬疑题材的作品,我非常愿意尝试各种题材和角色。"她特别提到剧组在场景还原上的用心——从课桌上的文具到墙上贴的明星海报,都力求还原九十年代东北的风貌。"在拍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穿越'的感觉,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那个时候的东北。"这种沉浸式的拍摄体验,让她对表演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面对外界的评价和标签,王玉雯展现出难得的成熟与豁达。"外界的评价无论好坏我都是接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演员不应该被单一标签定义,而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有些评价,其实是有些人在不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基于自身收到的信息给出的一个评价,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我。"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让她能够专注于表演本身,而非外界的评判。

在王玉雯看来,演员是一个"幸运又普通"的职业。"首先,演员是一个很幸运的职业,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不同的人生。"她特别珍惜每一次表演机会,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其次,演员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是三百六十行里的一行,但因为经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从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这种对演员身份的双重认知,让她既能保持对表演的热爱,又能脚踏实地地对待工作。

对于未来,王玉雯充满期待:"没演过的角色都想试试看,特工、杀手之类的都想演一演。"这种勇于突破自我的态度,正是优秀演员必备的品质。她相信,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同时也要"多读书、多看一些好的影视作品,多学习总结"。

回望《胆小鬼》的拍摄经历,王玉雯最难忘的或许不是那些精彩的表演瞬间,而是在极端环境下坚持完成工作的毅力。"我希望我不仅能把黄姝的善良美好展现出来,也能让大家感受到她内心的坚韧和力量。"这句话不仅是对角色的诠释,也是她对自己表演理念的最好注解。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娱乐时代,王玉雯用她的专业态度和艺术追求证明:真正的演员,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挑战的路上,在每一个角色中寻找生命的温度。正如她在雪地中完成的那个镜头——外表冰冷,内心炽热,这或许就是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关内容

青春风暴席卷浦江:上海如何铸就中国篮球的未来?
世预赛焦点战前瞻:澳大利亚死磕日本,国足绝境求生,沙特巴林上演生死对决
小球市的逆袭:雷霆与步行者的总决赛能否书写NBA新篇章?
生物电场:昆山奥体中心的能量嬗变
芒种之败:中国女排的青春学费与淬火前夜
国足0-1印尼惨遭世预赛四连败 提前一轮无缘美加墨世界杯
投稿